1、工作前,必須檢查工具、測量儀表和防護用具是否完好。
2、任何電器設備未經驗電,一律視為有電,不準用手觸及。
3、電氣設備不準在運轉中拆卸修理。必須在停車后切斷設備電源,取下熔斷器,掛上“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并驗明無電后,方可進行工作。
4、在配電總盤及母線上進行工作時,在驗明無電后應掛臨時接地線。裝拆接地線都必須由值班電工進行。
5、臨時工作中斷后或每班開始工作前,都必須重新檢查電源確已斷開,并驗明無電。
6、每次維修結束時,必須清點所帶工具、另件,以防遺失和留在設備內造成事故。
7、由專門檢修人員修理電氣設備時,值班電工要進行登記。完工后要作好交待并共同檢查,然后方可送電。
8、低壓設備上必須進行帶電工作時,要經過領導批準,并要有專人監護。工作時要戴工作帽,穿長袖衣服、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并站在絕緣墊上進行。鄰近相帶電部分和接地金屬部分應用絕緣板隔開。嚴禁使用銼刀、鋼尺等進行工作。
9、動力配電箱的閘刀開關,禁止帶負荷拉開。
10、帶電裝卸溶斷器管時,要戴防護眼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使用絕緣夾鉗,站在絕緣墊上。
11、熔斷器的容量要與設備和線路安裝容量相適應。
12、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接零)。接地線要符合標準。有電設備不準斷開外殼接地線。
13、電器或線路拆除后,可能來電的線頭必須及時用絕緣膠布包扎好。
14、安裝燈頭時,開關必須接在火線上。燈口螺紋必須接在零線上。
l5、臨時裝設的電氣設備必須將金屬外殼接地。嚴禁將電動工具的外殼接地線和工作零線擰在一起插入插座。必須使用兩線帶地或三線帶地插座,或者將外殼接地線單獨接到接地干線上,以防接觸不良時引起外殼帶電。用橡套軟電纜連接移動設備時,專供保護接零的芯線上不許有工作電流通過。
16、動力配電盤、配電箱、開關,變壓器等各種電氣設備附近,不準堆放各種易燃,易爆、潮濕和其它影響操作的物件。
17、使用梯子時,梯子與地面之間的角度以60°為宜。在水泥地面上使用梯子時要有防滑措施。沒有落勾的梯子在工作中要有人扶住梯子。使用人字梯時拉繩必須牢固。
18、使用噴燈時,油量不得超過容積的四分之三。打氣要適當,不得使用漏油、漏氣的噴燈。不準在易燃物品附近將噴燈點火。
19、使用電動工具時,要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墊上工作。
20、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要立刻切斷電源。并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嚴禁用水滅火。
維修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篇2:柴油壓風機操作規程
一、壓風機開機前的檢查和準備:
1、檢查各緊固部位有否松動,是否處在正常狀態。
2、本機使用HS-13(冬天用)、HS-19(夏天用)壓縮機油(SY12.77)、嚴禁其它規格油代用或不同規格油混用。打開加油螺塞,加足本機規定使用規格的潤滑油,油位線至油標1/2~2/3處。
3、用手盤動主機扇2~3轉,看是否轉動靈活自如。查聽有無障礙感或異常聲響。
4、清理機器附近一切障礙。
5、上述各點均正常無誤后,將閘閥擰到全開狀態,啟動柴油機使之在低速狀態下運行5~10分鐘。如有異常,應停機檢查排除;如正常,可關小輸氣閥門,分2~3次將壓力調到額定壓力值。機器進入工作運行后,應全開閘閥。
二、壓風機起動、運行和停車
1、開機前的檢查和準備:柴油機機油、冷卻水、柴油和壓縮機機油。
2、開機前打開輸氣閘閥,使空壓機空載起動。
3、柴油驅動按柴油機使用說明書執行。
4、在0℃以下環境工作時,應將潤滑油加溫至0℃以上方可開機,以防潤滑油凝結造成事故。
5、開機使機器輕載運轉5-10分鐘后方可進入正常負載運轉。
6、每次啟動前和運轉過程中,均應檢查或按規定添加:柴油機機油、柴油,冷卻水和壓縮機油,特別是空壓機油油面線,必須在規定位置(視油窗1/3~2/3處),否則,油位偏低易造成燒壓、抱軸、拉缸,油位偏高則造成油耗過高、氣閥積碳、甚至造成嚴重后果。
7、機器操作必須由專人管理和使用,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發生意外,以保證人、機安全。
8、 運行中要經常查看壓力表讀數是否正常,注意機器運轉的穩定性;振動機聲響是否正常、檢查各部位是否處于正常狀態;運轉部位發熱情況是否良好。一般氣缸蓋排氣口溫度不得高于200℃。曲軸箱油溫度不得超過70℃,否則應停機檢查。
9、每次工作結束時,讓空壓機輕載運行3~5分鐘后方可停機。對于長時間運行的機器除隨時注意柴油機的機油、柴油、冷卻水和壓縮機油外,每月至少要帶壓排油水、污物1~2次,如遇雨季或空氣溫度大的地方,每月要帶壓排放3~5次,以保證機器內部清潔,使壓縮空氣純凈。
三、壓風機維護保養:
1、空氣濾清消聲器需作定期清洗。正常工作環境下每月清洗一次。清洗時將濾消聲器打開,浸到金屬洗滌劑中徹底清洗。(紙質濾芯用毛刷刷清,并用壓縮空氣吹凈)累計工作500小時,更換消聲器濾芯。
2、曲軸箱內的壓縮機油要定期更換(注意停車后進行)。新啟用的空壓機使用一周后應換油。以后每運行400-500小時更換一次。換油程序:打開放油塞,排掉箱內油污,然后打開側蓋,將曲軸箱內沉定物擦洗干凈,最后裝上放油螺塞和側蓋。再從注油孔擠入干凈的壓縮機油至規定油位。
3、經常檢查各緊固件和管路接頭,防止松動、漏油、漏氣。
4、定期檢驗安全閥,放氣閥、壓力表的靈敏度和可靠性,注意安全閥的氣孔不可堵塞。
5、每年對主機進行一次全面維護保養、清洗氣閥部件,除去油污積碳、驗證閥足是否平整,檢查各運動部件的配合間隙,若磨損過大影響機器的性能時應更換。
6、空壓機若長期停用,應作防銹處理。一般情況下,空壓機不允許長期存放(一年以上),以防銹蝕等影響機器性能。重新啟用時,需全部清洗。
篇3:鑿巖臺車安全作業規程
鑿巖臺車(也稱鉆孔臺車)是一種隧道及地下工程采用鉆爆法施工的鑿巖設備。它能移動并支持多臺鑿巖機同時進行鉆眼作業。工作機構主要由推進器、鉆臂、回轉機構、平移機構組成。工作前應檢查泵、電機等正常;并檢查管路、接頭等應無漏油、漏水和漏氣等現象,確定各部操作桿、控制裝置及儀表應處于正常。
一、行走作業
1、降下升降平臺,倒回滑動工作臺,縮回臂架,將導桿擺成水平,鑿巖機保持在始動位置,縮回支腿,方能行走。
2、臺車行走前,應查看場地周圍,確認前后左右無人及障礙物后,再按照引導人員的指示信號作業。切不可誤觸操作桿。
3、行走時要平穩,避免緊急操作發生意外事故,特別在上下坡時更應注意。由于臺車的機體很長,即使轉向角不大、機體的前端與尾端也會極度擺動,故操作時要特別慎重。
4、行走于狹窄坑道時,要特別注意四周。卷起電纜時,操作人員必須按照引導人員的指示進行作業。
5、液壓油溫應保持在30~70℃范圍,超過70℃時,應立即停止行走。
二、鑿巖及其它作業
1、進入鑿巖作業之前,應清除作業面上的浮石,特別是在鑿鉆錨桿孔時更應注意安全。
2、連接水管前,先用壓縮空氣排除管內的塵埃。
3、將絕緣的電纜線準確地接在供電裝置上。
4、必須先張開支腿后,方可進行鑿巖作業和升降平臺上的作業。
5、在鑿巖作業和升降平臺上作業時,嚴禁移動機體。否則將損傷臂和導桿。
6、若臂需移位時,必須先退回導桿,使頂點離開工作面,同時注意臂下是否有人,并且注意人應在臂移位時能觸及到的安全距離以外。注意兩臂不要互相碰撞,撞壞油管。
7、操作升降平臺動作時,一定要用手勢或信號提醒下方作業人員注意,隨時查看下方的臂與導桿的位置是否正確。
8、移動臂時,不可讓軟管絆繞。
9、注意查看鑿巖作業孔粉塵排出量大小,防止堵塞。
10、嚴禁用臺車“找頂”或清除危石。
三、停車作業
1、不能將臺車停放在軟地基處,以及側壁和頂部有落石或巖崩危險的地方。
2、臺車停放后,應將導桿和臂就行走狀態擺成水平位置,各操作桿置于中位,停止電動機和發動機。
3、避免在斜坡上停車。若必須停車時,應張開支腿并墊以三角墊木,防止機器下滑。
4、操作人員因故暫離臺車而停止作業時,也應切斷臺車電源。
四、其它注意事項
1、當發動機過熱時,立即停止運轉,待水溫降低后再加注冷卻水。冷卻水溫80~90℃時為正常。
2、發動機運轉時,不可碰撞消聲器和排氣管部分,切忌在通風不良處長時間運轉。
3、關上電源開關后,方可檢查電氣系統。
4、運轉中,因導管、軟管、液壓部件等損傷引起漏油時,應立即停止發動機或電動機。
5、經常檢查電纜是否有破損,是否被履帶車輛壓住或物體掛住、卡死以及長度是否足夠。
【維修電工安全操作規程】鏈接地址:http://www.jenniferpennacchio.com/html/201912/296774.html,由制度大全網提供,版權歸原作者,分享或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制度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