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發揮教研組在教學研究工作中的積極主導作用,調動教研組長的工作積極性,特制訂如下細則,對各教研組進行考核。
一、教研活動和常規工作(起始分100分):
1、教研組必須按照學校的安排,組織好每一次教研活動,缺一次扣5分(不在規定的時間、地點組織教研活動的,以缺一次論處)。教研活動內容應務實,不搞形式主義,不利用活動時間閑聊。
2、各備課組每周組織集體備課一次,學期結束時上交有詳細記載的紀錄本,每缺一次扣1分。
3、學期教研活動記錄達到16次以上,每次教研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內容,記載詳盡,每缺記一次扣2分。
4、各學科教師必須按時參加教研活動,每缺一人次扣教研組1分,遲到一人次扣教研組0.5分。特殊情況,如需請假,必須經教務處批準。
5、應積極參加教務處組織的各項教研教改活動(如教學比賽、教育教學反思、期中期末卷面分析、學期教學總結等),每缺一人次扣1分。
制度大全網-www.jenniferpennacchio.com-,為您精心編輯整理本文,轉載與引用請注明出處。
6、每學期必須有教研組活動計劃、總結、校本教研課題(專題)、網絡教研計劃、總結、授課進度計劃、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卷面分析等,按時上交各種計劃、總結等,計劃、總結符合教研組工作實際,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教研組活動記錄真實、詳細,各種計劃、總結、卷面分析等能夠按時上交,計劃、總結等每遲交一天扣1分,缺交一項扣5分。所有材料必須是教研組長親自上交。
7、教研組必須在每天搞好衛生,衛生檢查組不定期檢查,酌情扣分。
8、教研組成員之間要團結、合作,若組員之間有矛盾而沒妥當處理適當給與扣分處理。
9、組員有被確認的體罰學生行為,每次扣20分。
10、教研組成員的office空間必須及時更新,教研組有專門的office空間,空間的管理員為教研組長,每周必須向學校網站發送新聞或者主題教研活動等文件2篇,教研組成員、教研組空間不及時更新每人次扣1分,不發送新聞等周扣2分。
二、教學教研常規管理(起始分100分):
1、教研組長、或者備課組長每周進行一次小型教案和作業批改情況檢查,并在教案、作業上簽名。教研組長每月組織一次大型教學檢查(具體檢查時間教務處通知),包括教案、作業、聽課記錄,要及時上交檢查統計表。每周缺少一次小型檢查每人次扣02分,大型檢查缺少一次扣10分,遲交一次扣1分。每學期的小型檢查不少于15次,大型檢查4―5次。
2、每學期每人要有1節公開課(含交流課、示范課)。每少一節扣1分。有公開課必須報教務處登記并在學校公示欄上公示通知。4、
3、教師每人每期聽課不少于15節,且必須要聽組內教師的課,每節課必須寫明聽課日期,并有切實中肯的評價記錄,每人每少一節扣1分。
三、獎勵分(累計最高分50分,加分項目均限于本學期):
1、教學競賽。各學科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縣、市、省級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獎(3,2,1)、(6,4,2)、(8,6,4)分(同一人同類獲獎計高不計低,每組不同人次可累計)。獲校、縣、市級教壇新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榮譽稱號者分別獎(2,3,4)、(3,4,5)、(5,6,8)(本項累計不超過20分)
2、論文與課件。教學論文、課件獲縣、市、省級一、二、三等獎的每篇(件)次獎(0.8,0.6,0.4)、(1.2,1,0.8)、(2,1.5,1),在縣(教研室)、市、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的每篇(件)獎(2,3,5)分(同一篇論文計高不計低,多人合作只計一人,每組不同人次可累計)。(本項累計不超過15分)
3、課題與成果。課題在校、市、地、省級以上教育科研部門通過中期評估或結題分別獎(2,3,4,5分)、(4,6,10)。各組教研課題成果獲市、地、省級一、二、三等獎的每個次另獎(4,3,2)、(5,4,3)、(6,5,4)分。(本項累計不超過10分)
4、學生代表學校參加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競賽,獲得市、地、省及以上團體第一、二、三名的,分別獎(4、3、2),(5、4、3),(6、5、4)分,個人一、二、三等獎分別按以上標準的二分之一計獎,同一參賽者或同一種類的比賽,計高不計低,不同參賽者或不同類型的比賽可累計。
學生參加體育競賽、藝術類獲獎的獎分原則是①只設團體獎②體育競賽列市第六名獎3分,每進1名次再加1分。參加市教育局、市政府等藝術類比賽,團體一等獎10分,二等獎5分,三等獎2分。(本項累計不超過10分)
四、評比與獎勵辦法:
1、以上第一、二兩款只扣分,不加分(不符合要求的扣分,超過要求的不加分)。
2、各教研組第三款獎分累計若超過50分,按50分計,
3、各教研組進行評比時,總成績位列前三名的即為優秀教研組,按教師人數發給教研組不同等次、不同數目的獎金。
4、若某組連續兩期都評為優秀教研組,該組組長在年終考核時加2分。
5、在市教育局組織的期中、期末統測中有一門學科成績位于后五名、中考成績列全市后五名的學科,其所在教研組不能評為優秀教研組。
6、優秀教研組每學期評選一次,評選時間為下學期的第二周之前。
7、本方案從*年9月1日起實行。
五、優秀教研組評選領導小組:
組長:張 波(校長)
成員:吳 明(書記) 孫來科(工會主席) 馬生錄(副校長) 謝 春(副校長) 王立平(教務主任)范永才(政教主任)張曉勇(總務主任)王靜嵐(團委書記) 王秀峰(教務干事)石冰雁(教務干事) 陳 龍(教務干事)馬旭東(網管員)
篇2:某中學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www.qiquha.coM
*中學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
教研組是學校教師隊伍的最基層組織和團隊。一個教研組的成長,可以帶動一批教師的成長;學校整體教研組建設得到提升,全校教師的專業成長也將出現整體上升的良好局面。為了更好地完善新課程理念下的校本研修機制,營造濃厚的校本教研氛圍,我校特制訂了《*市*第三中學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該方案從更高的發展層次上規范了我校教研組的建設,為推動學校學科教研組求真務實,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從而以教研組的特色教研帶動全體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保證。
附:優秀教研組評比量化表(試行)
為了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聚焦課堂教學,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學校對教研組的工作將每學期進行考核評比,以此調動學校學科教研組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學校學科教研組求真務實,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從而以教研組的特色教研帶動全體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一、評選方法:
1、每學年結束前,各教研組根據“評比量化表”進行自評、撰寫教研組工作總結。
2、提供教研組相關材料。每項評比內容分過程材料與結果材料,過程材料包括各種記錄(活動方案、總結等及活動開展的寫實性記錄),結果材料含獲獎證書復印件等。
3、評選組根據《優秀教研組評比量化表》各教研組進行評分,分高者為該學期“優秀教研組”。
二、獎勵與成果發布:
1、學期末對優秀教研組組長和教研組成員進行適當獎勵。
2、優秀教研組的成果、經驗在全校教師大會上介紹并在學校網頁上推廣。
3、凡被評為優秀的教研組由學校積極推薦參加市優秀教研組的評比活動。
*市*第三中學
20*年x月
*三中優秀教研組評比量化表
教研組:.
A級指標權重B級指標得分
一制訂計劃實施措施1010規范:目標明確,安排具體,措施落實,及時上傳學校博客。
執行:期中有檢查,期末有書面總結,及時上傳學校博客。
二課堂教學基礎工作255教案:全組成員都能按要求完成教案(缺1人次扣1分)
5集體備課:每學期集體備課不少于3次,按教研組活動計劃統一要求,有活動過程記錄并上傳博客。
5相互聽課:組長每學期聽課12節,教師10節完成率100%、80%、60%、40%、20%計5、4、3、2、1分。
5每學年公開課開出率100%、80%、60%、40%、20%計5、4、3、2、1分。
5作業及時布置與批改,有評價,有二次作業批改,有學困生或者培養尖子生針對性培養計劃和措施。
三教改教研355每月一次教研活動,教研紀律好,教研組成員參與率高。每次教研活動均有書面記載并上傳博客。
5落實教育理論學習的內容,教師撰寫讀書心得,期末并將有關學習內容按主題匯編成冊。
5教研組成員期末均有教學工作總結或教學專題總結。
5教研組有立項課題或有開展課題研究材料
5每學期至少有1次專題學習討論,材料上傳博客。
5每位教師至少有一篇教學論文、案例或反思并匯編成冊。
5教研組成員能按時完成任務,能按時上交教學計劃、教案、聽課記錄。
四組風建設105主動承擔校內外教研活動。
5全組團結和諧,教研氣氛濃,各類教研活動參與率高。
五附加分205正常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取得成效。
5學生各類獲獎一人次記1分。(最高得分為10分)
*積極撰寫論文、案例等參加上級部門的評比獲獎(縣級1、2、3等獎分別記3、2、1分,不分等級的都記1分,附證書復印件,最高得分為*分)
總分100
qiquha.coM
相關制度職責